日本建筑译介

跨越语言的边界

对话隈研吾|书与建筑师1:建筑与书籍的契合性

原文链接:http://db.10plus1.jp/backnumber/article/articleid/91/

原文标题:建築と書物──読むこと、書くこと、つくること | 隈研吾+五十嵐太郎+永江朗(建筑与书籍——阅读,书写,创作)

翻译:@日本建筑译介

译者注:这场由永江朗主持、隈研吾与五十岚太郎作为嘉宾的对谈发生在2005年2月17日。虽时隔多年,但如今读来也不失有趣。三位聊了聊彼此对于建筑/建筑师与书的看法,也列举了自己喜爱的书籍等等。整个座谈内容较长,包括“建筑与书籍的契合性”、“印象深刻的书籍”、“建筑与现代思想”、“建筑师的著作”、“业主眼中的建筑图书”、“表象建筑的多种媒介”、“以城为书”、“Endless Ending”,将分节译出。

永江朗:

我们这场座谈的主题是“建筑师与书籍的关系”。说起来最初之所以会想到这个主题,不过是因为自己单纯的一个感受,好像在各类艺术家中,没有其它人像建筑师这样与书籍那么合得来——当然搞文学创作的另当别论,这难免让人有些诧异。不仅如此,再稍微一想就发觉,画家、雕塑家或音乐家中似乎也没有那么多人在写书,甚至恐怕连读书这一行为都不及建筑师来得频繁。

而建筑师的书写方式与常见的横向写作的理工科学者也不一样——从文理科的层面来看,建筑师就是身为理科人,读写文科书。因此,我想首先从源头上问起:为什么建筑师会这么喜爱书籍呢?

f:id:worldsy:20200302033351j:plain

永江朗

隈研吾:

听上去好像是这么回事。我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但可以想到两三个促使建筑师写书的原因。首先大概就是年轻建筑师用写作排遣下没什么活儿干的幽怨感吧(笑)。但其实到了用实际项目落实自己理念的阶段,还会更加沮丧。

不过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写书最主要的动机。我们常常会读到住宅相关的文章,或许这正是因为,建造住宅对建筑师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可年轻建筑师连参与住宅项目的机会都不多,只能写写住宅论来缓解这份沮丧。

另一个层面的原因大家心知肚明了,也就是把写书当作一种宣传手段。有时候我也希望,有人会在看了自己的书之后找上门(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勒·柯布西耶在《新精神》(L'Esprit Nouveau)上连载《走向新建筑》,有很浓的营销色彩。

f:id:worldsy:20200302033828j:plain

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

永江朗:

虽然不是诺曼·梅勒,但也写出了一本《为我自己作广告》(Advertisements for Myself)。

隈研吾:

是,这可能就是年轻时候的动机了。而一旦接触到某种程度上的大项目,写书的动机就可能变成从自己的角度做些解释。换言之,大型项目不同于住宅,往往会受到更多的社会制约,个人的想法更难实现。沮丧之中又极力想展示自己的思考,此时的写作难免有种辩解的意味,像是要给自己做不在场证明一样。矶崎新的文章不知怎么就会给人这种感觉(笑)。

永江朗:

似乎书籍成了建筑作品的说明文字。

f:id:worldsy:20200302034322j:plain

隈研吾

隈研吾:

矶崎新的建筑作品和他在杂志文章中表达的内容完全是两种感觉。他的文字仿佛是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颇有调和剂的意味;即便是箱子般规规矩矩的建筑(笑),也能通过补充的文本变得生动。在我看来,他进行写作,就是为了调和自己没有项目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项目的沮丧之情。

永江朗:

建筑与语言,原本就有这么高的契合度吗?

隈研吾:

应该说建筑更容易与抽象行为建立联系。某个抽象的概念,最终竟能决定规划方案、细节甚至色彩等所有内容——在这个层面上,抽象行为与建筑细节算是十分契合。

所谓建筑设计,包括的范围实际上非常广,而你又无法准确指出设计的核心,因此很难将其整合。举个例子,设计咖啡杯时,即便没什么总体概念也没问题;但若要设计一座建筑,就意味着必须考虑外观、家具等方方面面,此时只有理念明确,才能赋予作品以整体感。

尽管如此,还是不得不说,建筑设计涉及的领域确实太分散了,难免会让人觉得建筑师与舞文弄墨者有些相似。

五十岚太郎:

那么,真正读了你的书再找到你做设计的人多吗?

隈研吾:

我的话,除了从美国回来后写了一本《十宅论》(TOSO出版,1984)以外,也就没有别的作品了。不过找我设计M2大楼的人确实读了《十宅论》(笑)。

五十岚太郎:

一早看准了呢(笑)。

f:id:worldsy:20200302034817j:plain

隈研吾《十宅论》

f:id:worldsy:20200302034834j:plain

隈研吾 “M2”,via flickr@turezure

永江朗:

我曾经采访过南洋堂(建筑书店)的荒田哲史,他也是《CasaBRUTUS》的杂志策划。我问他,如果有人找你商量建造自宅,你通常会给他推荐什么书。他回答道:“我会先给他一本《十宅论》,让他从里面选出一个适合自己家的类型。”

隈研吾:

请我设计M2大楼的是博报堂(广告公司)。当时我手上的项目很多,包括给马自达公司做设计、受邀参加竞赛等,自觉不能再接受委托了;但对方却觉得,与这本书的作者合作参加设计竞赛会很有趣,这才特地过来拜托我。

一开始确实有不少人像这样通过书找到我;甚至还有人因为读了我一篇讨论早期高尔夫俱乐部经典案例的文章,就让我去设计高尔夫俱乐部,也真是太冒险了(笑)。不过这样说来,确实有人能从你的建筑文章中看到你的视角与理念,产生共鸣,并愿意相信,这些作者能设计出不错的作品。

f:id:worldsy:20200302035127j:plain

五十岚太郎

五十岚太郎:

永江朗问的这个契合性,其实从最初就有了。追溯西方建筑史可以发现,如今所说的“建筑师”概念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那个时代已经有了活字印刷,建筑师阿尔伯蒂也出版了《论建筑》。基础理论、设计手册以及像帕拉第奥那样解释个人作品并附有插图的书等的出现,基本奠定了建筑类书籍的形态。可以说,建筑理论与建筑师概念的确立是紧密相连的。

永江朗:

在这一点上,造形艺术倒不一样。不论是雕塑家还是服装设计师,都不太会去写这样的文章。虽说建筑与服装的设计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川久保玲与山本耀司也没有写过如此之多的论述作品。

f:id:worldsy:20200302035259j:plain

阿尔伯蒂《论建筑》

五十岚太郎:

这大概是因为建筑师在感性之外也非常重视理论吧。之所以存在许多像《10+1》(译注:座谈刊载于此)这样用文字阐述理论与思考的建筑杂志,也是因为这个专业的需要吧。相比之下,纯粹做美术批评的杂志要少得多。建筑系的研讨会往往能吸引很多学生,他们也很愿意听取各方意见;而美术系培养的未来艺术家们,似乎就不太能接纳别人的观点。

隈研吾:

这种情况确实很多。不过,像雕塑这样的艺术,自己愿意就可以做个作品;而建筑要是没人来委托设计,恐怕就没什么像样的作品了。在向委托人说明设计的时候,不管怎样都得借助于语言。或许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现在的年轻人也都开始打磨个人的表达技艺,自然会去参加这样的研讨会。

永江朗:

第三方业主的因素,这点很有意思。顺便想问,你写作时假定的目标读者,是否也会包括建筑评论圈以外的潜在客户呢?

隈研吾:

其实有业主会读到我的书,我自己都觉得很有趣(笑)。写书的时候,我根本不在意买书的人是否会对我所写的内容感兴趣,只是觉得,当你把自己的思想展示出来之后,总会传到潜在客户的耳中。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可以算是间接面向了未来的业主。

永江朗:

我听荒田哲史说,最近有不少打算建造自宅的人会自学建筑知识。他们不仅读普通的杂志,还会阅读专门的建筑杂志、建筑师著作等,图书预定量都在增加。似乎是考虑到建造住宅时不得不与建筑师对阵,才率先用理论知识武装起了自己。

隈研吾:

这样啊,文章在建筑师看来是一种宣传策略,对客户来说,却成了与建筑师进行商讨的工具(笑)。我真是从未这么想过。但在与客户讨论时,确实会因为对方自有的建筑素养的差异而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感。不过这种紧张感到底好不好,双方建立良好关系到底有没有用,都很难说。

 

>>本节完

>>继续阅读→书与建筑师2:印象深刻的书籍